武玉杰 发展,永远的使命
他任上十余年,正是白酒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许多知名品牌名噪一时,却最终湮没于群雄逐鹿中。然而,他率领的浮来春,却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绩
文/本刊记者 郝涛
2015年2月15日,浮来春(柬埔寨)淀粉厂有限公司与泰国BANGNA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两份日产200吨木薯淀粉生产设备采购合同。这标志着浮来春集团“走出去”多元化发展战略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半年前,在浮来春集团董事长武玉杰的亲自率领下,历时六个月的考察与谈判,浮来春(柬埔寨)淀粉厂有限公司经过选址、环评、设备选型等一系列的环节后成功落子。
40多岁的武玉杰身材高大魁梧,性格憨厚耿直,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他任上十余年,正是白酒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许多知名品牌名噪一时,却最终湮没于群雄逐鹿中。然而,武玉杰和他率领的浮来春,却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绩。如今的浮来春集团,代表了更多的符号:中国日照(柬埔寨)产业园暨浮来春(柬埔寨)淀粉厂项目占地2.2万公顷,是目前中国民企在柬投资的最大项目;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能源转换项目;食用酒精生产规模山东省第一;浮来春集团已发展成为以浮来春酒系列为主业,横跨矿业、地产、金融、园林开发、种植加工、饮食服务、公共交通、保税仓储等多元化发展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从卖酒开始起步
朋友来了有好酒。武玉杰的事业,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烙上了深深的“酒印”。
1987年末,武玉杰被分配到莒县当地的一家国有糖酒厂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份“吃国家饭”的好工作,稳定又不累。然而,年轻充满拼劲的武玉杰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安逸的日子。那个时候恰逢国营单位改制,政府鼓励下海经商,武玉杰周围有些比他年长的人开始创业,“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当时下海经商的浪潮中。
1995年的12月7日,武玉杰把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在这一天,他自己创办的东方糖酒站,挂牌营业了。他租了五间屋子做糖酒批发生意,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糖酒站在开业后的第一年就给武玉杰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入,第二年净利润就已超过三百万,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谈到是不是有什么经营秘诀,武玉杰笑了笑:“那时候别人都是在家等客,我是给客户送货上门。”
武玉杰与经济学家郎咸平
“送货是要收费的么?”
“不收钱,当时我看到批发商租着农用车、拖拉机来拿货非常地辛苦,就想干脆自己找两辆车,直接给他们送货上门。”
因此,当时他的货物格外受欢迎,顾客量也越来越大。回想起那段日子,武玉杰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正年轻,人比较有想法”。
凭着有想法的头脑、年轻人的拼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武玉杰在白酒行业里越做越上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越做越起劲”,公司的贸易额一度曾达到三四千万。2000年,他创办了沂蒙小调酒厂,并于三年后收购了当时国营的浮来春酒厂。从此,武玉杰正式接手浮来春品牌,现在的浮来春已经发展为一个集酿酒、矿山开发、生化、新能源等八大产业十几个品类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以质取胜构筑诚信体系
“以质取胜,诚信创业”是武玉杰一贯坚持的核心理念,这种先进的创业理念已植根于浮来春庞大生产经营体系中的每一个层面。
酒是一种特殊物品,它的品质和生产者的品质是有内在联系的,武玉杰董事长一直这样认为。所谓酒品即人品,品酒如品人,欲酿好酒,先做好人,而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诚信,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给消费者,就是对消费者的诚信,也是对消费者人格的尊重。创业之初,武玉杰董事长就为他的公司立下了这样的规矩。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质量要求,他要求,浮来春系列酒的生产酿造在任何时候都选用最优质的原料,最先进的设备,最严格的管理。一道道近乎苛刻的“关口”叫人对浮来春系列酒的品质不用心存半点怀疑。在关系到酒质的关键工艺流程中,更是严防死守。在日常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该集团的生产部门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以“酿造健康、关爱生命”为己任,确保了产品质量。
产品服从于质量,诚信来自于质量。武玉杰董事长和他的团队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以质量创品牌,着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中求出路。武玉杰特别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他将科技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勇于跨越,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2004年,他投资建立了高标准的白酒研究和质量检测中心,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分析检测仪器,并与大专院校建立科技交流渠道。为了更系统的整合各方资源,2008年又成立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该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3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8人,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改善品质、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为新产品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武玉杰董事长说,浮来春系列酒具有“无色透明、酒体丰满、绵甜爽净、窖香浓郁、回味悠长、香味协调优雅”的独特风格,与用料的讲究和酿造技术的创新是分不开的。
在商海大潮中,武玉杰领航他的企业,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勇往直前的拼劲,创造了一轮又一轮的佳绩。企业已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ISO10012计量检测三大国际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认证。生产部门采取的“固体发酵技术”和“多粮型酿造工艺”,在采用陈年老窖、固态发酵、自然老熟的同时,引进复合酯化酶生态菌制剂进行酯化生香,通过新技术的广泛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优质酒率,使浮来春酒的浓香型风格更加突出。另外,为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通过广泛考察和调研,相继提出开发芝麻香、酱香型白酒的设想,如今,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些新工艺也分别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成为浮来春打造名牌产品的有力支撑。
2014年,武玉杰在原有的厂房设备和设施的基础上,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在扩能扩产的基础上,把工业厂区建设成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景点,企业形象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浮来春系列产品近年来获得“消费者最放心的文化名酒”、“山东轻工名牌”、“山东白酒创新品牌”等荣誉,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市级质量提升示范单位”,企业获得“山东老字号企业”称号。
武玉杰与著名画家韩天衡
以文化丰富品牌内涵
浮来春集团地处鲁东南的莒县,发端于此的莒文化源远流长,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莒人自古“见利而让”,“好让不争”,莒国收留齐国逃难的公子小白,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留下了“勿忘在莒”的千秋佳话。
莒国文化,源远流长。莒县人,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都有一种普遍的莒文化情结,这种情结来自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其中,酒文化的熏陶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陵阳河出土的多种酿酒及饮酒器具即充分证明了莒地酒文化的丰富内涵。莒地,已成为中国酿酒发源地。
作为古老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人,武玉杰董事长深知,浮来春无论从品牌历史、品牌文化、品牌定位、产销规模、市场前景、成长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近年来,他更是十分重视对“浮来春”深厚文化积淀的挖掘,注重与先进营销理念的结合和应用,努力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并通过古朴典雅的包装设计和有效的品牌文化宣传等手段使之表现出来。在他亲自过问或授意下,浮来春相继推出了系列新产品,这对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和发展浮来春品牌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浮来春”的名牌效应更加坚定了浮来春集团实施名牌战略、创建百年企业的决心和信心。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使浮来春系列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了更加可靠的信誉和质量保证,为“浮来春”品牌的市场拓展扩大了空间,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浮来春酒,爷爷的最爱。”这是近期浮来春百万巨奖广告语征集活动产生的最佳创意奖,可以说是浮来春文化的高度凝结。对此,武玉杰董事长说,“老爷我今天刚上任,就遇到了好酒浮来春。”在许多山东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样一条印象深刻的酒业广告。老爷酒、老爷子的酒,成为浮来春的一个代名词。相比许多酿酒品牌而言,1927年建厂的浮来春,厂址就在5000多年酿酒文化的发源地,浮来春的“老爷酒”广告形象深入人心;当初阅读该广告的用户,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都成为父亲、爷爷辈。以此为切入点,既能免于流俗,又可传承经典广告语,唤醒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而对于年轻人而言,奉献孝心也是一种优良传统的传承。以此形成品牌建设的聚合力和推动力,稳步提高品牌建设的各项工作,实现“浮来春”品牌的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浮来春”,将其打造成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这既是消费者的迫切希望和期待,更是浮来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浮来春百万巨奖征集广告语颁奖盛典暨2014封坛大典仪式
积极参入社会公益事业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在取得诸多的成就之后,武玉杰并没有忘记他的父老乡亲。
在刚刚收购国营浮来春2003年,武玉杰设立了浮来春助学基金,为家乡经济贫困的孩子提供资助,十年来这个基金已经累计捐资助学260多万。其实,早在6年之前,武玉杰就已经开始播撒爱心。
“那时候资金没那么宽裕,钱不多,每年拿5万块钱出来。”从最初的五万块开始,武玉杰的爱心助学一做就是十几年。五年前,武玉杰与自己的哥哥一起在当时上学的村庄翻新了小学;从去年起,他又开始为这个小学的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一斤奶,“孩子们需要补充营养嘛。”武玉杰憨厚地笑。学校的老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他花钱聘来年轻老师;县里的白内障老人多,他为老人们提供治疗资金;村里的困难户生了三胞胎,他派太太送去米面;县里修路、筑桥,缺资金了也找他。
在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武玉杰认为,浮来春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他在带领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担起社会责任。其中,捐资助学是浮来春集团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发展企业,回报社会”一直是武玉杰秉持的理念之一。自1998年首次捐资助学以来,他已连续16年共出资2400多万元,通过建设希望小学、成立浮来春助学基金会、城乡文明共建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其中,浮来春助学基金会已对 2000余名在校生、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在2013年出资1200万元捐建的日照浮来春小学,预计2015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这座学校将成为日照市继金海岸小学、新营小学之后的硬件配置优越、教学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的第三个省级规范化小学。十余年来,武玉杰和他的企业发扬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用爱心为他们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
武玉杰捐资助学的事迹多次被省内外新闻媒体做专题报道,体现了他发展企业,“反哺”社会的高尚情操和丰厚的企业文化内涵,在社会上做出了表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走出去”多元化发展
浮来春品牌始于1927年,在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和变革后,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武玉杰不满足于现状,将创业的目光触及国外,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快企业发展。2012年12月,浮来春集团全资并购了柬埔寨C&V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动态投资有限公司,取得位于柬埔寨桔井省的经济特许地1.36万公顷用以种植木薯。至2014年8月,浮来春集团在柬埔寨已完成投资1552万美元,共计已清理土地8000公倾,种植木薯3500公倾。剩余土地在2015年全部完成清理和种植。
2014年9月,集团在柬埔寨中国动态投资有限公司附近的七号公路再购入8000公倾土地,使企业在柬埔寨的土地达到2.2万公倾。所购土地用于建设年产10万吨的淀粉加工厂,更好地提高产品深加工经济效益,产品全部外销。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始奠基建设,预计一年时间建成投产。
“发展是永远的使命。”武玉杰说,浮来春这一品牌近百年历史,不能在他手中埋没。而莒县作为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身为土生土长的莒县人,他更要有将浮来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责任和义务。